各环节龙头企业要联合起来,凭借技术优势、资金优势、规模优势不断降低垂直成本,主动承担降低光伏发电成本的责任,推动产业持续进步。
谈及10月中旬在吉尔吉斯斯坦召开的上合组织成员国经贸部长第15次会议时,沈丹阳介绍,此次经贸部长会议将重点讨论并通过《2017-2021年上合组织进一步推动项目合作的措施清单》,并将提交11月上合组织总理会议审议通过。沈丹阳对此回应,9月22日,商务部副部长高燕会见来访的日本经济界代表团并同他们座谈,就中日经贸关系深入交换了意见,围绕奥运经济、电子商务、物流流通、健康医疗、改善商务环境、开拓第三方市场等广泛领域合作进行了交流。
即使是被退出的16家企业,也有4家是自愿申请退出,涉嫌违反价格承诺协议得企业是12家。金砖国家商建自贸区是务实合作重要形式沈丹阳还就10月中旬的两个重要经贸部长会议的有关话题做了回答。绝大多数中国光伏企业遵守对欧协议今年8月,欧盟连撤我国8家光伏企业价格承诺资格,使得目前被退出的中国光伏企业多达16家。不存在外企收购中企设置障碍问题有日本媒体近日报道称,最近日本经济界三团体来华访问时向中国商务部提交了希望中国改善经营环境的建议。这是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全面合作的五年计划,将指导上合组织未来5年区域经济合作各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日本经济界领袖对商务部为推进中日经贸合作发挥的积极作用给予高度评价,表示中国是日本一衣带水的邻居和不可替代的伙伴,近年中国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商务环境明显改善。谈及中国对欧盟光伏出口下滑的原因,沈丹阳说,主要是欧盟成员国逐步取消光伏应用激励政策,致使市场严重萎缩,导致中国企业出口量下滑、出口价格下跌。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欧洲市场萎缩直接导致全球光伏市场格局发生变化,亚太市场优势地位愈发凸显,欧盟光伏市场在全球市场中的重要性下降。
在布局亚太市场时,在面临新压力的同时,要吸取欧洲市场经验,循序渐进,使用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的方式要合理分配,不能单纯依靠低廉的价格竞争,要从技术、服务、品牌质量等多种方式竞争,在稀有市场和高端市场寻求发展。我国16家被取消价格承诺资格的企业,由于价格优势消失,其中有4家自愿申请退出,远离欧洲市场,转战亚太地区。然而,随着光伏产品价格下降,最低限价规则过分僵硬的劣势逐渐凸显此外,哈西娜总理表示,作为帕拉港的配套电力设施,该地区大型火电站、太阳能电站的建设也将如期推进。
孟加拉总理哈西娜表示,孟政府将加大力度建设派拉港,港区基础设施建设将分为19个组成部分,孟政府近期将于多家公司签署相关协议,预计派拉港将于2023年正式建成孟加拉总理哈西娜表示,孟政府将加大力度建设派拉港,港区基础设施建设将分为19个组成部分,孟政府近期将于多家公司签署相关协议,预计派拉港将于2023年正式建成。
此外,哈西娜总理表示,作为帕拉港的配套电力设施,该地区大型火电站、太阳能电站的建设也将如期推进七、结语考虑保障光伏行业最优秀企业的投资项目能够获得基本的收益,考虑到补贴缺口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建议:三类地区光伏分别降价0.1-0.15元/kWh,分布式补贴不变。如果度电补贴再有差异,就会使低的更低,更不利于分布式的发展,跟国家的发展目标想做。因此,补贴下调是必然的。
五、标杆电价只是门槛众所周知,目前光伏实行的是竞争性配置。以后每年衰减0.7%;4、全投资融资前内部收益率为8%。既然如此,为何不把这个门槛定低一些,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获得更低的电价呢?门槛太高,很容易形成垄断。上述测算条件是非常理想的,在目前条件下是不可能的。
宽进严出才能使市场更加活跃、竞争更加充分。如果不下调补贴水平,结果很可能是国家兑现不了自己的承诺,致使国家权威受损、企业利益受损。
之前武连明先生曾做过一个研究,基于理想模型获得的反算电价如图1所示。因此,我还是赞成采用统一的度电补贴。
六、关于分布式的补贴由于分布式的度电补贴是在当地用电电价基础上补,而三类区的用电价格已经有差异了。笔者想起去年这个时候,也有过一个电价调整的征求意见稿,不过那时候的调整计划是这样的(见表1)。还是要强调一下:发展可再生能源才是根本目的,是本质;调补贴只能是因为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保障项目基本收益不再需要如此高的补贴,而如果为了迁就补贴的额度而下降则是本末倒置。可见,首年利用小时数在1500h以上、800h以下的都是小数地区,大部分地区在800~1500h之间。到可再生能源附加收上的比例越来越低的时候,是不是要进一步降低补贴?。国家没理由拿全国人民的钱补贴光伏项目,使其产生超额利润。
既然如此,那多高的电价才能保障项目的基本收益呢?三、如何保障项目的基本收益?根据2016年初中国气象局发布的2015年全国平均的固定式最佳倾角首年利用小时数情况为:1)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大部地区在1100h以上,其中新疆大部、青藏高原、甘肃西部、内蒙古、四川西部及云南部分地区在1500h以上;2)陕西南部、河南、安徽、江苏、四川东部、湖北大部、江西、湖南东部、浙江、福建、台湾、广州、关系中南、贵州西南部在800~1100h之间。领跑者的投标单位都是行业的领先企业,中标的更是领先的佼佼者,中标项目几乎都是行业的最低电价,但阳泉的中标电价中位数为0.77元/kWh;包头的中标电价中位数为0.57元/kWh。
时间仅仅过去一年,新的光伏标杆电价征求意见稿中的标杆电价,甚至比当初预想的2020年电价都要低15%以上。光伏标杆电价调整的征求意见稿下发以后,整个光伏圈瞬间沸腾了。
表1:2015年、2016年光伏电站标杆电价调整计划(征求意见稿)最终,2015年底的正式稿提出了2016年执行0.8、0.88、0.98元/kWh的标杆电价,2017年另行确定。图1:基准收益率(ic=8%)下的反算电价从上图可以看出,即使在不可能实现的理想模型下、以6元/Wp的价格考虑,0.55元/kWh的电价,即使在首年利用小时数达到1500h也无法实现8%的基准收益率;0.65元/kWh的电价,即使在首年利用小时数达到1300h也无法实现8%的基准收益率;0.75元/kWh的电价,即使在首年利用小时数达到1150h也无法实现8%的基准收益率。
因此,发展可再生能源才是根本目的,是本质;调补贴只能是因为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保障项目基本收益不再需要如此高的补贴,而如果为了迁就补贴的额度而下降则是本末倒置。如果连行业最优秀的企业、最低限度也只能做到的水平,也高于征求意见稿中的标杆电价,那也就意味着行业大多数企业其实已经失去了竞争的机会。然而,下调多少合适呢?笔者觉得要看目的是什么。另外,可再生能源附加费的收取需要找一个责任主体。
与前文的资源数据对应就可以发现,如果采用征求意见稿中的电价,即使在最理想的条件下,几乎所有光伏项目都无法保障8%基本收益率。一些自备电厂不想交就不交,那随着电改的深化,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不交。
3)四川东部、重庆、贵州中东部、湖南中西部及湖北西部地区不足800h。今天对光伏标杆电价调整的征求意见稿的几点思考,可能不够成熟,欢迎多提意见!一、去年和今年两个征求意见稿数据对比仅仅是一个征求意见稿。
即国家能源局给出的标杆电价仅仅是门槛,要获得项目规模指标,必须跨过这个门槛,给出更低的电价。简单看了一下几个光伏主流的公众号,这一条新闻的累计阅读量15万以上。
是让整个光伏行业在微利情境下继续发展,还是以尽量减少补贴缺口的量入而出?我们为了发展可再生能源而收取可再生能源附加,而不是为了把可再生能源附加花出去而发展可再生能源。二、电价下调的基础应该是什么?光伏标杆电价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降幅,应该主要基于两个原因:1)光伏系统造价大幅下降,电价不调整项目收益太高。然而,包头0.52元/kWh与阳泉0.61元/kWh如何解释?四、0.52元/kWh与0.61元/kWh的电价任何行业都有佼佼者。如果按照征求意见稿的额度下降,至少光伏行业可能会进入一个保存量,弃增量的状态。
1、不考虑限电因素、不考虑补贴拖欠情况、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2、采用现行增值税和所得税政策,电价执行时间为20年,最后五年电价取值0.3元/kWh;3、组件首年衰减2.5%。整个行业对此均怨声载道。
在大多数企业的造价水平为6元/W的时候,也会有个别企业能做到5.5元/W,但并不代表行业的整体水平3)四川东部、重庆、贵州中东部、湖南中西部及湖北西部地区不足800h。
如果度电补贴再有差异,就会使低的更低,更不利于分布式的发展,跟国家的发展目标想做。表1:2015年、2016年光伏电站标杆电价调整计划(征求意见稿)最终,2015年底的正式稿提出了2016年执行0.8、0.88、0.98元/kWh的标杆电价,2017年另行确定。